辣椒猝倒病主要危害未出土或刚出土不久的幼苗,大苗很少被害。幼苗染病,受害后茎基部出现水渍状病斑。随着病情的发展病部绕茎一周后形成缢缩,往往子叶未凋萎,幼苗即突然折倒而贴伏地面,但植株仍保持青绿色,故称猝倒病。干燥时,水腐的茎部干枯、缢缩呈线状。发芽期染病,发病严重时造成烂种烂芽,使幼苗不能出土。湿度大时,病株附近长出白色棉絮状菌丝。
辣椒猝倒病不仅为害辣椒,而且危害芹菜、白菜、萝卜等蔬菜幼苗都会受到侵害。辣椒的发病区域最初出现腐烂干枯,严重时,辣椒的植株出现萎蔫。辣椒猝倒病是影响辣椒苗期的重要病害之一,是由于生长环境、温湿度不合理、管理粗放所引起的,发病严重时,会造成辣椒幼苗出现大量倒伏,致使死亡。
防治措施:将辣椒苗株种植在排水系统良好、通风良好、土壤肥沃的生长区域,为了有效的防止苗床带入病菌,应施用优质的腐熟农家肥;对种子进行消毒后,进行种植;将辣椒棚内的温度维持在20℃-30℃之间,增加苗株的光照,促进辣椒秧苗的健壮生长;使用药剂进行防治辣椒猝倒病,在苗株预防,使用“青枯立克”600倍液进行定植穴灌,株用量500ml左右,连灌2-3次,每隔7-10天,会有明显的效果;在发病初期,使用“青枯立克”按500倍液稀释,对发病区域扩大3米进行漫灌,其余600倍液穴灌,每隔7-10天,进行一次全部穴灌,株用量500ml左右,能够有效的防治辣椒猝倒病。
辣椒猝倒病多发生在早春育苗床或育苗盘上,常见的症状有烂种、死苗和猝倒三种。烂种是播种后,在其尚未萌发或刚发芽时就遭受病菌侵染,造成腐烂死亡。死苗是种子萌发拍出胚茎或子叶的幼苗,在其尚未出土前就遭受病菌侵染而死亡。猝倒是幼苗出土后、真叶尚未展开前,遭受病菌侵染,致幼茎基部发生水渍状暗斑,继而绕茎扩展,逐渐缢缩呈细线状,幼苗地上部因失去支撑能力而倒伏地面,苗床湿度大时,在病苗或其附近床面上常密生白色绵絮状菌丝。主要危害辣椒叶片,枝茎和果实叶片受害后,产生黄绿相间的斑花纹或带有黄褐色环圈;有些叶片深浅相间并有突起泡斑,不平,叶片收缩,叶缘上。枝茎受害,植株生长矮小,节间变短,中上部分枝多,呈丛生状。果实表现早期落花、落果、果实膨大慢,果面上深绿浅相间,呈花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