青枯病是土传细菌性病害,病菌通过伤口感染,尤其在酸性土壤中易发。防治关键在预防,发病初期可使用噻菌铜、农用链霉素、中生菌素、叶枯唑、氯溴异氰尿酸、松脂酸铜或喹啉铜等药物喷淋根部。严重发病的植株应拔除,并在土壤中撒施生石灰消毒。
辣椒青枯病的病菌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,翌年通过雨水或灌溉水传播,从伤口侵入。病菌在维管束内繁殖,堵塞导管或导致细胞中毒,引起叶片萎蔫。当土壤温度达到20℃时出现发病中心,25℃时为发病高峰,尤其是大雨或连阴雨后气温急剧升高时,病情会加重。
该病害多发于连作田和地下水位高、湿度大的冲积土田。应及时消毒和更换床土,并实施轮作计划,采用嫁接栽培方式预防。一旦发现病株,应立即剔除并烧毁。